第362章 投资未来的四大家族(求月票)
第362章 投资未来的四大家族(求月票) (第2/2页)从1958年创业,连续在多个项目上取得很好的成绩,今天你们能成立新鸿基,也是因为这五年的努力,我也是看好你们几个人,所以才投资的。”
这倒也是真的,大概在年初的时候,杨文东便安排人将香港知名的华人地产公司资料,全部认真调查过后,再整理好交给他。
这第一,他也是想从中找到一些未来的潜力公司,第二就是为投资多家地产公司做前期调查。
不然什么资料都没准备,就直接投资几家公司,就有点太突兀不合理了。
“多谢杨生夸奖。”李兆基笑说道:“比起杨生,我们差远了。”
杨文东淡笑说道:“各有所长,其实单说在地产运营这一块,我可能是比不上你们的,所以这也是我希望投资你们的原因,以后,除了单纯投资,或许在经营方面我们也能有所交流。”
作为穿越者,杨文东的确知晓未来的地产市场牛市与熊市的情况,这就给了他无限的优势;
但这并不代表,就可以利益最大化了,哪怕明知道未来的什么情况,可如果不是很懂地产运营,那就发挥不了足够的信息先知优势。
比如说,从21世纪初到后续的20年时间,基本上做房地产的,都很有信心房价会一直涨,可能够做成全国级别的地产公司,也就那么几家,这就是能力的差距。
放在今天的香港也是,英资公司之中也有不少人相信香港地产,但就是不会运营,最终也只能找华资公司合作,比如会德丰、太古地产、港灯集团等等。
“我们也很乐意与杨生合作。”李兆基顿了顿,问道:“杨生,我观察到,长兴地产在最近半年,对于拿地已经不是很热情了,可否告知,是不是因为您与郑生,也不太看好未来的地产市场了?”
“你们也不太看好?”杨文东反问道。
郭德胜点点头说道:“是的,我们算过从58年开始到现在,房价涨了差不多3倍,有些地方5倍都不止,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实际消费水平;
只是,不确定的是,又有大量海外资金以及香港本土资金,在持续加入投资,所以我们也拿不准,什么时候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问题。”
杨文东听完后,问道:“所以你们觉得地产市场会要出问题,但最近不会?”
“对,差不多这个意思。”李兆基确认道。
杨文东笑了笑,问:“那你们最近一段时间,投资工业地产,也是因为这个?”
李兆基回道:“是的,工业地产不仅仅跟地产生产挂钩,还与工业挂钩,而香港如今的工业发展的非常好,所以投资工业地产,相对来说要稳一点,就算商业地产出现问题,但工业方面的需求,也会使得工业地产不至于降的很低。”
“这的确是个好思路。”杨文东点点头,接着说道:“我跟你们的看法一样,香港的地产经过5年时间,已经到了很高位了,但估计还能再撑一两年,因为任何经济事务都会有个延续性的。”
其实当地产价格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,从宏观数据,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就能看出问题了,只是核心难题在与,什么时候会出问题,自己该什么时候撒手.
比如几十年后的内地,某个姓王的地产大佬,曾经断言当新生儿越来越少的时候,地产市场必然会出现问题,于是壮士断腕,抛弃很多生意,只守住最核心的。
而另外一位万亿级地产公司,却脑子过热,反向操作,然后把自己玩废了。
时间点,是非常重要的。
郭德胜也说道:“那杨生也是这样看的话,那我新鸿基,也得改变一下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了。”
“如果只是做地产快钱项目,我觉得还是可以的。”杨文东又说道:“明年应该还会正常,你们可以赚一笔后,然后手握资金,等待后面的机遇了。
不过这也就是我的建议,具体怎么做,你们自己决定。”
虽然原先历史上是这样,但如今多了一个他,就难说了,按道理来说是影响不大的,可也不一定。
郭德胜回道:“好的,我们会认真决定的,不过杨生,您如果入股我们公司,也是可以获得一个董事席位的,您有什么对公司发展意见,也可以告诉我们,”
“好,这个董事席位我要了。”杨文东笑了笑说道:“我这边会派一个人去你们那边,不过运营这一块,我一般也不会参与你们的事情,只要你们及时告知我就行了。”
像美心食品这种未来规模有限的香港企业,他虽然投资了,但也不会太重视。
可新鸿基就不一样了,这可是未来几千亿的巨头,甚至以后还可能有地产方面的合作,那他自然需要经常性的了解一下,特别是,避免踩坑,哪怕是前世的知名企业,也未必没有被地产危机冲击过。
郭德胜笑说道:“好的,那我会整理好公司资料,然后我们一起估值确定后,再接受入股。”
“行。”
PS:求月票